「限抗」11年 | 基层医疗机构现在怎么样了?


据《2020年乡镇卫生院用药分析》显示,2020年中国乡镇卫生院化学药市场销售金额最高的大类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高达170亿元,不过降幅最大的也同样是这一大类,年降幅率达31.81%(数据来源:米内网)。


“限抗”11年,成绩斐然


不知不觉,“限抗”已经过去11个年头。


为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2011年国家开始重点改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2012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5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到“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相关陈述。


2021年4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合理用药考核等工作。


来自陕西某卫生院的李明医生告诉基层医师公社,“以往抗菌药的流通我们不容易监测,今天的乡镇卫生院都是电子监测,抗菌药有严格的审查系统。医生开药时需输入诊断、用药、用法和用量,如果不符合用药条例,系统是不允许药物流出的。”


抗生素使用每个医院都有严格用药比,每月进行数量考核,抗菌用药与医生绩效直接挂钩。机构也不担心没药可用,国家按照医生职称合理给药,级别越高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才会越丰富。


现在,很多机构都有了处方评价委员会,每个月组织临床药师和临床专家对医生处方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对合理的给予奖励,不合理的给予约谈处罚。这些方法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


基层“限抗”还有多远的路?


来自湖南某县医院的小沈医生说道:“平时在基层帮扶发现,基层大多数感染患者都是非耐药菌感染,低级别的抗菌药物可以应对,这是基层医生可以提升的空间。”


但小沈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方面患者平时用药不够规范,认为头痛发热就要吃消炎药,自行在超市或者药房购买抗菌药物服用,身体真正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很多药物就不敏感了。


抗生素被当成万能药,百姓获得药物也很容易——在乡村地区,很多老百姓无需出示身份证处方即可购买抗生素。


小沈认为,县医院自身短板也影响卫生院。检验科、临床药学科本该指导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由于人才缺乏,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跟不上临床科室发展的速度,这些辅助科室的地位不高。同时,部分医生药理知识储备不足,且病情诊断不够明确。


有业内人士坦言,“除了医院和患者两方面,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口少,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各种医疗保险者覆盖率依然较低。另外,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不具有强制性。这种保障制度的缺乏,导致了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医院对利益的获取冲动超越了其公益性动力。”


 破局求生,机会该如何把握?


“理解国家不得不出台政策,严格限制门诊输液。现在能看到,很多西医诊所为求生存和发展,开始转型做中医诊所。用中医方法也不错,西医吃药打针输液,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因为副作用真的太大了。”马医生告诉基层医师公社,去年他的诊所刚刚成立了中医馆。


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在寻找“限抗令”背后的出路。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生外出学习新知识,引进特色有效的治疗项目,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慢性病管理项目成为热门,比如小儿按摩,雾化吸入、直肠给药、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中医馆诸多特色治疗项目。


在外出寻找出路的同时,项目筛选确实让一些医生心力交瘁。不安全的诊疗项目引入是引火烧身,引进了还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项目合作方还要有营销推广指导,否则项目引进后,没患者也是徒劳。


走差异化道路的态势已经显现,别人能够治疗的疾病,你要具有效果更快、价格更低、更安全的诊疗技术。别人不能治疗的疾病,你要有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的诊疗手段。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要有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做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身口碑。


在基层医疗市场大浪淘沙后的强者,一定是认清趋势,紧乘趋势,把握最新的机会的那批人。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来源 | 米内网、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作者 | 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