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店零售价开设“红黄线”预警,会否带来蝴蝶效应?千亿市场格局恐生变

 10月18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关于公布本市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操作办法的通知》,要求全市医保定点药店参考定点医疗机构采购同企业同品规或同通用名药品价格等信息,将创新性建立价格“红黄线”监测预警机制。



4

  

  目前,上海市零售药店门店总数有4000多家,连锁率高达92%,居全国之首;店均服务人数超过6100人,在全国位列第二。如此格局下,上海对医保定点药店经营的药品价格实施“红黄线”监测预警必然会带来格局的新变化。更加惹人关注的是,这些新举措会不会有其他省市跟进?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实体药店市场药品销售额已达4087亿元,且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店药品规模增速高于非地级城市药店,假设更多省份也开始跟进零售端药价监测,未来市场会怎么变化值得研究。

    

多维监测,医保结算设限

  

  根据通知,纳入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的,主要分两个层面:一是价格提醒(黄线)。价格高于黄线,系统自动提醒。包括:①前次上传价格;②同通用名药品(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在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二是价格锁定(红线)。价格高于红线的系统自动拦截。包括:①该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②本企业同品种(原研药品或参比制剂除外)药品定点医疗机构最高采购价按差价率折算后的零售价。

  

  需提醒业界的是,上海市药事所每月1日更新推送红线及黄线变化情况,定点药店应及时登录阳光平台,按要求更新调整零售价格。对因红线提示线调整等原因需重新进行价格调整的药品,定点药店应在当月最后一天前完成价格调整,企业需要把握时间。

  

  此外,对新申请限药店药品的条件是,该市医保目录范围且企业自愿申请只限于定点药店销售的药品,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报挂网:1.已有同品种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挂网议价的企业;2.同通用名同规格药品已有企业在定点医疗机构挂网议价的;3.确认只在定点药店销售的药品,由一家连锁定点药店或三家单体定点药店提出采购申请。提出采购申请的定点药店完成零售价格上传后,其他定点药店方可开放价格上传。

  

  如此来看,卡位布局至关重要。否则,上海市药事所将定期关闭一年内未上传零售价格药品的采购状态并做医药机构失效处理。两年内未上传零售价格且医药机构无医保结算的药品将做基础信息失效处理。这项新政策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执行。

  

  事实上,上海医保局9月发文强调定点医药与医保结算联动,且对于定点药店未在“阳光平台”上传价格或实际销售价格超出上传价格的药品费用,直接从定点药店医保结算费用中扣减。

    

医保药店控价,趋势怎么变?

  

  虽然文件多是操作层面的细则,但向企业传递了新信号:药店价格监测将不断加强。如汕头医保局将加大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监测力度;而安徽宣城市7个县市区同步推行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湖北咸宁市医保局联合定点零售药店出手控制药价,对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100个品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在售的常用药品进行集中倡议降价。联系到上海这种“红黄线”预警机制,整个零售格局都会重塑。

  

  究竟会朝那些方面产生裂变?总体看,2020年百强连锁门店总数10.13万家,占全国门店总数的18.3%,占连锁门店总数的32%。由此来说,百强连锁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门店进一步向头部连锁集中。

  

  不过,从前述各地探索的药价“红黄线”监测等新举措来分析大势,如何增加坪效是很多药店面对的考验。目前,百强连锁日均坪效52.42元。其中,坪效最高的浙江英特怡年的DTP药房占总门店数比例30%,院边店占总门店数66%。受集采、自有品牌扩充等综合因素影响,百强连锁平均毛利率32.08%,同比下降0.16%。百强连锁平均净利率5.03%,显然规模效应能提升净利率,且毛利率主要和连锁品种结构选择有关。

  

  变化的风暴眼到底在哪里?从米内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或能看出端倪:近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化药与处方药的份额逐步提升。2020年药店化药占比达到57%,处方药占比达到52.8%。其中,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阿托伐他汀钙、西地那非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产品已成为药店增长迅速的产品主力。

  

  而在中成药方面,受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增长有限,不少品牌药在药店端甚至降幅较大。也有逆势上扬的产品,如2015-2017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市场扩容,增速均“跑赢”中成药总体市场。2017年后,国家出台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等政策,饮片和配方颗粒短期销售增长下滑,而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治喘药等类别中药饮片“大展身手”。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很多中药饮片属于基药、又有医保报销,基层还有药品加价的政策,短期内饮片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不过,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合规高质量发展是接下来的大考。